乐鱼官网松井股份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制造业”(行业代码:C)项下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代码:C26)。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具体细分属于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制造行业。涂料作为一种用于涂装在物体表面形成涂膜的材料,起到保护、装饰或特殊功能(绝缘、防锈、防霉、耐热等),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是国民经济配套的重要工程材料。根据《涂料产品分类和命名》(GB/T2705-2003)的分类方法,涂料可分为建筑涂料、工业涂料、通用涂料及辅助材料三大类。其中,工业涂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子、轻工等各个领域,为行业复杂程度最高、用途范围最广、技术难度最大、应用领域最全的涂料门类,工业涂料市场具有市场规模大、中高端市场寡头垄断特征。其中,消费类电子、汽车和特种装备领域因其科技性、创新性、功能性特点,该领域的功能涂层材料通常称为新型功能涂层材料。根据世界油漆与涂料工业协会(WPCIA)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涂料市场规模约为1855亿美元,其中工业油漆和涂料市场的销售额为456亿美元。从产量上来看,全球涂料市场主要集中在亚太、北美、欧洲。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多年保持相对稳定。2023年全球涂层材料公司销售前十名均为外资企业,前十名总销售收入为913.342亿美元,较往年同比增长3.31%,占全球涂料市场总收入的44.10%。宣伟(美国)、PPG(美国)、阿克苏诺贝尔(荷兰)分别以230.52亿美元、182.46亿美元、115.60亿美元销售额位居全球前三名。全球涂料行业正在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细分应用领域来看,根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研究报告《全球3C涂料市场报告2023-2029》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3C涂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2.3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2.1%。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最新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汽车涂料市场规模将超过265亿美元,全球水性涂料市场规模将超过105亿美元。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市场空间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从国内发展情况来看,当前我国涂料行业正处于发展成长期,但是一个典型的分散型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格局呈现出“头部效应”和“长尾效应”的特点。外资品牌因在高端涂料领域更具优势,市场竞争力更强,占据了国内涂层材料市场近半数的份额。内资品牌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中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力弱,行业梯队层次较为明显。近年来,依托国内庞大的市场空间,部分本土优质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优质服务不断突围,正逐步缩小与外资头部企业的差距。按照涂层材料应用领域划分,公司经营业务属于工业涂层材料项下新型功能涂层材料领域,下游主要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乘用汽车、特种装备三大类领域,其中高端消费电子领域主要包括手机及相关配件、笔记本电脑及相关配件、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四类细分领域;乘用汽车领域包括汽车内饰件及外饰件两类细分领域;特种装备领域主要涵盖航空航天、海洋装备、轨道交通等三类细分领域。行业发展与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具有较强相关性,随着技术进步、消费升级、环保趋严三大因素推动,行业下游应用领域也将持续拓宽。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波动后,展现出积极的复苏迹象。根据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5%至2.85亿部,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约7,158万台,同比增长8.9%,为今年预期的复苏积聚了动力。与此同时,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推动智能手机的发展。随着苹果等头部手机品牌在AI领域的投入与布局,或将带动新一轮“换机潮”。据IDC预测,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达1.7亿部,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15%。中国市场AI手机份额也将迅速增长,到2027年占比将超过50%。AI手机的应用将带来一系列技术革新要求。新一代AI手机在SoC、存储、屏幕、影像设备等方面的升级将提升算力、存储、散热等环节产品的出货量和价值量,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带来更多成长机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在个人电脑上应用的不断推广,以及英伟达、苹果等厂商发布新一代产品,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PC出货量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根据Canalys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PC市场出货量为6280万台,同比上升了3.4%。据TechInsights预测,受前期购买设备的老化、Windows10支持终止、以及基于ARM的PC竞争更加激烈等因素影响,笔记本电脑市场在2024年与2025年进入强劲更新周期,销量预计在2025年跃升至新的峰值2.431亿台。而随着AI笔记本电脑市场迅速迈向全面普及,对AI笔记本的定义也将随之演进,细化区分出更多性能与功能上的差异,在市场更新换代浪潮的有力推动下,AI PC在2029年有望占据笔记本电脑总市场的95%,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305亿台。近年来,可穿戴设备凭借其便携、可穿戴、低功耗等优势,逐渐成为智能终端的热点产品。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主要集中于健康监测和跨终端交互联动,可以看作是手机的延伸。市场上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主要有无线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耳戴设备、智能眼镜(主要包括VR/AR头显)、智能服装、智能鞋等。其中无线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VR/AR头显等产品较为流行。据IDC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367万台,同比增长36.2%。其中,智能手表市场尤为亮眼。2024年第一季度出货量910万台,同比增长54.1%。随着人工智能AI、虚拟(增强、混合)现实等技术的逐渐推广,为可穿戴设备市场注入了新动力300152),可穿戴设备已从过去的单一功能开始转向多功能,在社交网络、医疗保健、导航、商务和新媒体等诸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并通过这些应用为大众未来的生活带来新改善和新变革。医疗卫生、信息娱乐、运动健康等应用领域是可穿戴设备未来应用的热点领域,而这些应用场景的纵向渗透和横向拓宽,都将有效拉动市场需求。IDC预计,202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5.597亿台,增长10.5%。预计到2028年底,出货量将增至6.457亿台,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6%。在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对更高品质生活追求的推动下,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要求已经逐渐从单纯的功能性需求向便利性、舒适性和节能环保需求转变,从而使全球家电产品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智能化已经成为提升家电产品核心价值的重要手段。中国家电市场智能家电产品的占比持续增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将达到8100亿元。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加之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进步,智能家电产品将进一步普及并深入每个家庭,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家庭产品,从而推动市场需求的提升。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七大战略性产业之一,近年来在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以及市场需求相互作用下,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伴随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汽车部件的新型功能涂层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将相应提升。从需求端看,受消费者对汽车驾乘舒适度要求提升,汽车外饰件对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重要性逐步提高,加上日益增加的整车装配、私家车改装和售后需求等因素影响,汽车内外饰件市场涂层需求空间广阔。除汽车内外饰相关产品外,新型功能性涂层材料还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上,未来也有望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从应用场景区分,低空经济可以划分为城市场景(城市空中交通)和非城市场景(偏远地区的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救援等方面的飞行活动)。目前,低空经济最核心的产品是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消费级、工业级)等。对于eVTOL而言,其在安全性、智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上更为优越,是一种面向未来城市空中交通(UAM)场景、更符合未来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系统的飞行器形态,为超大城市、都市圈及城市群创造了新的通勤方式。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数据,预计2025年eVTOL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58.2亿美元。新型功能涂层材料作为一种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的特殊涂层材料,不仅能为飞行器和航天器表面、内部操作台及精密仪器等提供有效的保护,还能满足其特殊的功能性需求,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低空经济的高速发展、应用场景的逐步拓宽将有望大幅提升新型功能性涂层材料的市场需求。公司是一家以高端消费类电子和乘用汽车领域为目标市场,通过“交互式”自主研发、“定制化柔性制造”模式,为客户提供涂料、油墨、胶黏剂等多类别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全球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制造商。新型功能涂层材料按照产品特性、用途等不同,可分为涂料、油墨、胶黏剂三大类;按照固化方式不同,主要分为热固化、UV固化以及电子束固化涂层材料;按照溶剂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溶剂型、水性、高固含、粉末涂层材料;按照应用领域划分,现阶段主要应用于高端消费类电子的手机及相关配件、笔记本电脑及相关配件、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四类细分领域,以及乘用汽车内外饰零部件领域。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公司聚焦目标市场深耕细作,基本实现对下游目标市场业务的全覆盖。目前,公司已成功供应或进入客户体系的核心客户包括: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Microsoft、Google、HP、Amazon、Meta、罗技、国内H大客户、荣耀、小米、VIVO、OPPO等诸多国际知名终端品牌。在乘用汽车领域,公司依托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通过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双重突破,已供应或进入客户体系的核心客户包括:北美T公司、比亚迪002594)、蔚来、理想、吉利、广汽、上汽通用五菱、小鹏、一汽红旗、法雷奥、延锋国际、敏实集团、新泉股份603179)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此同时,公司正围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特种装备领域,以表面处理、功能涂层、胶黏剂等相关的前沿技术为研发方向,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研究。公司以高端消费类电子和乘用汽车等领域为目标市场,采取“交互式”自主研发、“定制化柔性制造”的模式,研发和生产涂料、油墨、胶黏剂等新型功能涂层材料,以对外销售实现业务收入。公司与终端品牌客户建立了双向交互式的研发信息共享机制。一方面,公司根据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前瞻性地预测行业科技发展趋势,将最新的理论、材料、工艺等导入产品开发设计中,通过自创式设计将创新产品推荐给终端设计部门;另一方面,公司根据终端传导的工业设计新品设计理念和相关痛点问题,定制化设计推出相关配套产品,满足终端定制化需求。建立以松井研发中心为核心,终端服务部门、模厂服务部门、质量管理、采购、生产等多部门联合协同的系统集成开发平台,并辅助先进的软、硬件研发设施进行自主研发。③以公司为主体,各级工程技术中心为平台,联合供应商、高校和行业协会,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共同促进研发成果产业化。此外,公司与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联合开发采购平台,将上游最新原材料及时引入公司研发体系,为公司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公司与战略供应商针对特定原材料进行联合定制化研发。“战略采购”主要包括:①战略合作:公司与战略供应商签订《战略合作和长期采购协议》,共同开展项目技术研发,共享市场及技术开发信息;②策略采购:公司基于原材料市场供求及市场行情等因素,适时进行采购储备、集中采购,控制采购成本。公司根据“以销定采”策略执行原材料采购,主要原材料包括树脂、金属颜料、溶剂和助剂等。其中树脂、金属颜料为公司的核心原材料,树脂主要从生产企业直接采购、金属颜料主要从相关代理商采购。公司与主要树脂供应商、金属颜料供应商采取“长期框架合同+订单”的采购模式。①配置业内先进的DCS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生产,采用业内先进的表征设备和理化仪器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微观精准分析与检测,确保产品品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②配置多套柔性化生产辅助设施,施行规范、高效的生产工艺流程化管理,实现小批量、多批次定制化柔性制造;③构建涂料、油墨、胶黏剂等多类别、一体化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生产系统,一站式满足客户不同业务需求。高端消费类电子领域具有产品迭代周期短,创新质量要求高的特征,该特征要求产业链上所有环节必须保持相应的创新质量和节奏,“公司→模厂→终端”构成产业链条上下游,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共生生态关系。基于公司所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和客户的专业性,公司主要采用“一对一定制化”的深度营销模式。模厂和终端、公司和模厂之间是直接供应关系,公司和终端之间是间接供应关系。鉴于“终端”+“模厂”的双重客户关系,公司进入供应体系通常要经过终端客户需求获取、终端客户样板报送、终端客户供应商认证、模厂实验室小试、模厂生产线中试、模厂初验收、模厂供应商认证、与模厂签订供应合同等多个阶段,新客户开发周期约为1-4年不等,其中消费电子终端开发周期略快于乘用汽车终端开发周期。此外,公司建立项目化运行机制,“一对一定制化”向客户进行深度营销。终端服务部门人员服务终端、模厂服务部门人员服务模厂,二者相互协同,执行“终端指引、模厂落地”的营销策略,同步客户项目开发全流程,保证项目开发进度和质量,最终实现对终端和模厂两极客户的有效开发。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高端消费类电子和乘用汽车领域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差异化价值的创造,打破了国内高端消费类电子、乘用汽车涂料领域长久以来被国际巨头所垄断的竞争格局,实现了关键涂层材料的国产化替代,与众多细分行业的优质企业建立了良好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基本实现对下游全球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业务的全覆盖。经过长期的行业积累,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技术研发水平、市场需求响应速度、产品性能、产品种类、品牌知名度和终端客户认证情况在细分市场中均处于国内前列。随着公司近年来持续的研发投入,产品结构的日益完善,综合竞争力实力不断增强,公司竞争力和市场地位随之进一步得到巩固。一方面,随着AI浪潮兴起及在应用端的加速落地,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将不断升级换代,同时不断拓宽的应用场景将催生更多新型高端消费品种类,从而带动相关新型功能涂层材料行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伴随国内以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新能源新势力汽车企业的兴起,以及消费者对驾乘新质感、新视觉、新体感的个性化需求,为国内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制造行业尤其是技术领先型涂层材料企业带来宝贵的历史发展机遇。(2)“涂料、油墨、胶黏剂”三合一产品体系的逐步落地,以及公司在油墨、胶黏剂领域持续发力,有望为公司业务带来新的业绩增量。由于高端消费类电子及乘用汽车零部件存在产品创新性和可扩展性强的特点,与提供单一涂层产品生产商相比,公司多类别、一体化的产品体系一方面可一站式满足客户基于不同基材、固化方式、涂层性能、环保标准的涂层产品需求,实现定制化生产;另一方面涂层产品配套使用可保证客户的产品品质,降低多品牌涂层产品共用带来的兼容性风险。公司已搭建以涂料、油墨、胶黏剂为主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产品体系,随着公司在油墨、胶黏剂领域的不断发力,涂料、油墨、胶黏剂等多品类、一体化产品体系优势将逐步凸显。绿色发展既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基本方向,也是企业发展的更高目标要求。2021年3月24日发布的《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中重点提出,到2025年环境友好的涂料品种占涂料总产量的70%的目标。2022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指示,要推动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到2025年溶剂型工业涂料使用比例降低20%。2022年12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规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列为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其中就包括“工业涂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水性、无溶剂、辐射固化、粉末等四类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的除外”。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终端品牌客户重视承担社会责任,为满足环保需求,采用更环保的涂料趋势明显。在环保政策外在压力及终端企业自身品牌建设需求的推动力下,健康环保、节能减排的水性涂料及其他低VOC涂料将大面积替代油性涂料。公司以技术研发为核心,以技术创新推动整体业务持续发展。经过多年沉淀积累,已形成了较为强大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聚焦战略,结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客户实际需求,以创新技术研发为核心驱动力,锚定年度经营计划目标,持续深耕高端消费电子和乘用汽车领域,加快推进特种装备领域成果落地。随着技术、产品、市场营销等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公司整体经营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2,333.8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51%,其中第二季度营业收入达18,812.27万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24.04%、39.13%,创下公司单季历史新高。一方面,随着下游高端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复苏,叠加AI技术主导的行业创新牵引,智能手机、PC等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回升,带动公司相关产品需求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凭借差异化的创新产品与服务,公司在高端消费电子和乘用汽车领域的竞争优势不断凸显,新增获客数量和在老客户的采购占比持续提升,推动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1-6月,公司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1.29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2.38%,其中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862.52万元,同环比分别增长20.87%、136.81%。报告期内,在保持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精益生产管理等多项举措,综合毛利率继续保持良好水平,较去年同期提升1.09个百分点至50.06%。此外,为抢抓市场机遇、加快战略目标实现,公司及时调整优化各项资源配置,重点增加对湖南三迪、三大研究院各类战略项目的投入,销售费用及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9.04%和17.91%。2024年上半年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共实现营业收入27,147.89万元,同比增长35.67%,其中手机及相关配件、笔记本电脑及配件、可穿戴设备分别实现同比增长32.85%、6.64%、77.32%。乘用汽车领域共实现营业收入4,667.37万元,同比增长16.85%。报告期内,公司密切关注下游市场发展趋势,一是通过创新引领深入挖掘以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国内H大客户、荣耀、小米、OPPO、VIVO为代表的国内外3C战略终端客户需求,利用独特的产品与技术竞争优势深化合作,有效实现手机及相关配件、可穿戴设备领域产品出货量的提升。二是基于多年来对所服务行业的深刻理解,新客户、新市场开发成效显著,成功为三星、传音等终端客户项目导入创新解决方案,越南市场开拓有序进行,为海外发展积累宝贵经验。三是定位精准,充分发挥汽车行业用户标杆效应,持续发力内外饰涂层领域市场,全力推进与汽车主机厂、重点模厂客户的项目落地,同时积极构建多个平台型产品,提高产品规模效益。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加大技术投入,上半年共投入各类研发费用4,770.6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4.75%,在项目管理、研发系统打造、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用功,努力提升研发效能。前沿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紧贴客户需求,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新产品储备愈加丰富。如自主研发的AF产品不仅各项性能指标超越国际同行水平,并且在施工工艺方面得以大幅优化,可为用户节省大量成本;基于解决行业痛点的烧结油墨新品研发成功,该产品既具有较宽的烧结温度和合适的膨胀系数,且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可广泛适用于汽车玻璃、家电、航空航天等领域;集成电路用功能油墨、低温固化防雾涂料、飞机内饰涂料等产品相继进入市场验证阶段。此外,公司对现有产品不断创新迭代的同时,前瞻性规划布局新技术平台,不断突破材料、工艺等制约,进一步拓宽产品应用场景,不断满足下游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加强“华东-华中-华南”三大研发平台协同管理,建立完善研发共享机制体系,通过举办技术年会、定期召开技术委员会等方式,充分保障研发技术沟通交流,激发团队研发创新动能。同时,积极借助数字化工具强化研发过程管理、打通研销一体化关键堵点,研发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国家授权专利23项,其中包含UV固化喷墨打印绝缘墨水在内的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15项。成功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打造更高端技术人才培养平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智力储备与支撑。报告期内,公司秉承“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持续深化与下游客户合作,保存量、创增量、挖潜量取得较好成效。在高端消费类电子领域,公司凭借多年不懈的创新研发以及快速响应的优秀服务能力赢得重要核心战略客户长期信赖,市场开拓成果丰硕。获得全面参与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不同类别涂料类项目的开发机会,油墨产品在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手机及配件上实现首次应用,成功开启业务合作新局面。与国内H大客户、荣耀、小米等终端客户持续保持紧密合作,OPPO、VIVO等终端项目日益增多;深度参与客户创新业务,如首次参与国内H大客户AI笔电涂层项目并成功量产,为多个终端AI手机项目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等。海外市场开发渐入佳境,松井越南工厂顺利完成海外终端转移项目对接认证,与三星、罗技、谷歌、Beats等客户合作不断深入。在乘用汽车领域,公司以CMF创新解决方案为抓手,持续发力内外饰涂层领域市场。一方面不断丰富拓宽产品线,积极打造平台通用型产品体系,如通过自主研发的工艺更精简、能耗更低、良率更高的烧结油墨解决方案成功获得国内某头部汽车玻璃生产厂商AVL资质认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进一步完善车灯用涂层产品技术应用难题,在国内一头部车企开始导入使用;可适用于车载中控屏的一体黑油墨产品解决方案已完成客户量试。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新能源汽车头部客户合作,利用差异化产品拓展更多市场应用。如成功参与比亚迪、吉利、小米汽车、理想等客户内外饰领域多个重点项目,获得多个发光保险杠的新合作开发机会,PVD涂料技术在乘用汽车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广。与此同时,积极对接汽车原厂OEM涂料、修补涂料试点客户,为进军汽车车身涂料市场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动力(充储能)电池、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战略应用领域,积极推进重大创新型项目落地。历经三年多技术沉淀与打磨,可广泛适用于新能源动力(储能)电池、光伏玻璃、集成电路、乘用汽车等领域的“涂层材料+数字化涂装技术”系统性解决方案继在下游动力电池行业头部客户小批量实验应用之后成功斩获行业客户量产采购订单,至此,正式宣告全球首创中国首发的电芯绝缘UV喷墨打印样板工程成功落地。基于样板工程效应,具有更高材料安全性能、更高性价比的数字化涂层系统解决方案正逐步被下游市场认可,国内外多家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厂家正和公司展开深入交流,该项目成果开始进入商业化规模应用阶段。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举办第三届新型功能涂层材料技术全球峰会。全球知名品牌客户、相关产业链内合作伙伴及行业专家学者齐聚公司,围绕“新色彩新材料新工艺”主题进行讨论、研究和探索。同时,公司在论坛上发布多款重磅产品,吸引众多客户注意,充分展示了公司在新型功能涂层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实力。论坛的成功举行,彰显公司在行业的品牌和地位,为后续深化与客户的业务合作,加快市场开拓助力添翼。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具有更新迭代速度快、发展方向不确定性大等特点。因此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变化,行业内的企业被要求具有更快速灵活的研发机制和具备突破性创新或颠覆性改变的工艺技术。如果公司不能具备产品方案解决能力,及时创新并掌握相关技术,适时推出差异化的创新产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则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及持续盈利能力将会削弱。此外,公司注重技术、产品的研发创新投入,未来预期仍将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支出,但由于产品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耗时较长且研发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出现研发项目失败、产品研发未达预期或开发的新产品缺乏竞争力等情形,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及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均为现有专利、非专利技术、科研项目等主要参与人,并担任现有在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尽管公司已推出多层次、多样化的激励机制与管理层、核心技术团队进行深度绑定,若因上述人员离职产生技术人员流失,则会对公司在研项目的推进以及现有知识产权的保密性产生不利影响。公司研发和生产的涂料、油墨等新型功能涂层材料主要用于手机及相关配件、笔记本电脑及相关配件、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高端消费类电子领域和乘用汽车领域。公司经营业务发展与上述应用领域各主要终端客户的出货量具有较大相关性,未来如果全球经济情况、以核心产品为代表的各下游应用领域市场需求发生重大或持续波动,将会对公司经营业务带来不利影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3C消费类电子和乘用汽车等高端消费品领域,上述领域产品需求呈现一定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如在高端消费类电子领域,消费电子厂商大多在三季度或第四季度推出新产品,其销售季节性比较明显。基于上述行业特点,公司的销售收入呈现季节性波动特征。未来,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该现象会有所改善,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仍然面临季节性波动的风险。从高端消费类电子领域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行业经营模式来看,鉴于终端对最终产品的品质负全部责任,对构成产品的涂层材料选择,有强管控权等特点,使得公司采用“终端指引、模厂落地”的销售模式,上述业务模式特点导致公司对下游客户(特别是终端客户)存在较大的依赖性。与此同时,受下游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市场集中度较高因素的影响,公司业务存在终端客户集中度高的情形,2021年至2023年,公司前五大终端客户销售收入占收入总额比例分别为75.22%、63.39%、58.83%。尽管近年来公司不断进行新客户、新业务的开发拓展,使得终端客户的集中度正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是当前来看仍集中度较高。未来,若公司主要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采购需求大幅下降或调整采购策略,可能导致公司订单出现下降,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溶剂、金属颜料、树脂和助剂等,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其中部分原材料为石油化工产业链相关产品,价格走势与上游原油价格走势具有较强相关性。未来,若原材料价格出现持续性上涨,而公司不能有效降本提效、维持产品价格议价能力,或将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相关监管政策日趋严格等因素影响,公司安全与环保要求将逐步提高,可能会出现设备故障、人为操作不当等管理事故风险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安全环保事故风险。一旦发生安全环保事故,可能会影响客户与公司的合作,公司或面临被政府监管部门处罚、责令整改或停产停工的风险。公司所处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行业的发展与下游消费类电子、乘用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当前全球的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经济步入下行周期或影响下游终端消费电子、乘用汽车行业的市场需求因素发生显著变化,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坚持以技术为导向,以全球化的视野整合嫁接资源,聘请了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的多名在新材料研发方面的资深专家,以老带新,构建梯队化研发人才队伍,培育了一支研发经验丰富、自主研发能力优秀的高素质研发队伍。研发团队拥有丰富的涂层研发及应用经验,持续跟踪国际前沿功能涂层科技动态,进行前瞻性产品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并根据客户的需求、聚焦客户痛点进行实用性产品技术和应用技术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应用价值。公司注重对研发的投入和前瞻性布局,在研项目储备丰富,项目覆盖高端消费类电子、乘用汽车、特种装备等领域,开展水性涂料、特种树脂、油墨、胶黏剂等各类新型功能性涂层产品的前瞻性研发。其中,公司对现有溶剂型产品进行全面水性化的研发,可满足对溶剂型涂料技术的全面替代,并已获得可喜的成绩。公司生产的涂料在施工状态下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可满足2020年12月1日颁布实施的新国标GB30981--2020《工业防护涂料中的有害物质限量》的国家标准。同时鉴于产业现状,公司加强低VOC油性产品的开发,基本完成了低VOC油性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储备其中自主研发的“低VOC水性高性能UV涂料”荣膺“2022年荣格技术创新奖”。持续保持技术创新的领先性,高效率输出研发成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拥有3项PCT国际授权专利,112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0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其中系列有机硅手感涂料技术、系列PVD涂料技术、系列UV色漆技术、系列水性涂料技术等具有行业领先或行业先进性,并形成规模生产销售力。公司下设“湖南松井研究院”、“广东松井研究院”、“上海松井研究院”、“北京松井研究院”,已完成全国“华东-华南-华中”三大主要研发技术平台布局。松井技术平台汇集行业专家人才,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对解决表面处理、涂层及防腐蚀一体化解决方案领域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攻关研究。同时,公司建设有配方开发实验室、色彩中心、CNAS实验室、方案设计部等,并配套功能涂层产业全体系研发检测设备和数字化系统,为项目从立项研究到产业化应用提供全流程保障。凭借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优质的产品品质及服务,公司先后被评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先后承建“湖南省UV高分子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两个省级科研技术平台,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备整合社会研发资源的能力。此外,公司系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涂料工业分会副会长单位,充分吸收行业资源,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强大的研发能力及丰富的研发储备将为公司持续推出新产品,迎合终端个性化需求,实现业绩持续增长提供有力保障。公司持续聚焦重点应用领域,贴合市场需求,凭借优秀稳定的技术研发团队乐鱼官网入口网页版、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集成交互式高效研发模式,及不断增加的创新科研成果,助力公司在新型功能涂层材料领域持续领跑。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高端消费类电子领域和乘用汽车领域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聚焦目标市场深耕细作,良好的信誉赢得了众多知名客户的信赖,积累了一批以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Microsoft、Google、HP、Amazon、Meta、罗技、国内H大客户、荣耀、小米、VIVO、OPPO等高端客户群,并与其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乘用汽车领域,公司主要终端客户覆盖亚洲、美洲、欧洲等地区的国内外知名整车企业,世界级的市场布局正逐步形成。同时,基于公司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和客户专业性,进入下游产业链供应体系,需要完成“终端”+“模厂”双重认证,具有较高的市场壁垒。随着下游终端品牌客户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及其对涂层材料产品创新需求的不断增加,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涂层材料企业市场集中度将逐步增加。公司凭借优质而稳定的客户资源,及多年来与知名终端品牌长期合作积累的良好口碑,有助于业务快速推进及市场份额的提升。涂料、油墨、胶黏剂被广泛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及乘用汽车领域,具有客户群体相同,产品性能、用途互补性强等特征。公司现有研发实力和生产系统可实现从涂料、油墨产品快速过渡到胶黏剂产品,有助于构建完善的“涂料、油墨、胶黏剂”三位一体产品结构体系,一站式满足客户基于不同基材、固化方式、涂层性能、环保标准的涂层产品需求,不断增强下游市场客户粘性。公司旗下拥有东莞鸥哈希、松润新材、广西贝驰等多家子公司,分别在智能家电、乘用汽车零部件相关细分业务领域渗透发力,可与公司在技术研发、客户资源、产品结构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及资源共享协同。为更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围绕核心终端品牌及重点模厂所在区域建立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机构。公司以(分)子公司、研发实验室、销售服务点等方式,在北京、河北、上海、江苏、广东、香港、、广西、重庆、厦门等地建立了技术、营销服务中心,同时在越南布局设点,以辐射东南亚市场。国际化的区位布局,为公司快速响应终端、模厂等下游市场客户需求提供有力保障,不断提高市场渗透率和系统营销能力。公司取名为松井,意在以松和井的品质鼓励企业和员工,寓意松井人像劲松一样坚忍不拔、追求卓越;像井水一样知恩图报、简洁包容。作为一家以技术而致领先,且实现国产化替代、国际化布局的民族品牌企业,公司自创立之初就构建了鲜明、深刻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经积累和沉淀了很多优秀的文化因子,比如“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创新”、“与员工共成长”、“松·井精神”等等。公司将这些文化元素进行了系统提炼和全面梳理,形成了松井特色的“锐文化”体系。基于所属行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公司将“持续超越,开创精彩大场面”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对客户持续超越需求,对员工持续超越梦想,对股东持续超越利润,对行业持续超越竞争,对社会要持续超越责任。在“松茂井润、锐致大成”的企业哲学之下,倡导三大核心价值观:一切以客户为中心,始终关注和研究客户,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快速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以客户的需求来驱动公司战略的实施,帮助客户解决各种问题;持续创新,不断在战略、资本运作、研发、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模式、策略和方法上的局部创新与系统创新;与员工共成长,始终视人才为企业发展的源泉,视人才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在“像井泉一样感恩简洁,像劲松一样负责协作”的企业精神及“技术引领、专业服务、创造价值”的经营方针引导下,公司已将“松”“井”特色企业文化思想内核植入到了战略、研发、营销、管理、生产等方方面面,全体员工能有效结合自身岗位进行自我驱动,并用实际行动充分阐释并证明企业文化的力量。
今年涨超30%,近百家外资盯上它,这只大牛股火了!锑矿龙头透露重磅信息,这些业绩翻倍增长股亮了
已有20家主力机构披露2024-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6290.45万股,占流通A股56.30%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6.66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股东人数变化:半年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4-03-31)增长64户,幅度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