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为根产品为本——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跑在前列”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闻资讯     |      2024-07-08 00:21

  技术为根产品为本——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跑在前列”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工程机械行业的调整周期内,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何以实现营收和利润的连年倍增,用不到6年的时间,成为了我国高空作业机械行业的头部企业。4月伊始,记者带着问题走进位于长沙的中联智慧产业城智能高空作业机械园区,对话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总经理任会礼。

  在工业机器人与AGV设备协同作业的车间里,在一字排开的高空作业机械产品前,在一年一个台阶的专利量、营业额、利润率数据中,记者看到了一家制造企业奔跑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前列的模样,感受了在创新主导下传统机械行业生产力三要素的优化组合,也触摸到了中联人“技术为根,产品为本”的不变初心。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在中联重科,科研人员研发产品十分关注技术应用与产品的实际价值。而在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这棵“苹果树”上结出的累累硕果是看得见的经营质效数据,深植土下的则是看不见的技术创新“发达根系”。

  2017年底,时任中联重科中央研究院院长助理的任会礼带领“一双手数得过来”的研发工程师团队,在长沙望城开启高空作业机械“蓝海”遨游之旅。高空作业平台设备因为涉及人员的高空作业,对安全的要求极高。中联重科深厚的技术底蕴,为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的技术与产品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随着“三电”技术逐步成熟,制造成本不断降低,电动化机械产品吸引力和经济性不断提升,机械装备电动化趋势渐行渐近。在众多机械产品中,高空作业平台的工况最适合做电动化。它不像传统工程机械需要在重载工况下持续运行工作,它是一种间歇式的工作状态。加之全球市场对高空作业设备的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因此高机制造企业必须走电动化产品研发之路。

  凭借着在中联重科中央研究院期间积累起来的技术研发能力,任会礼带领研发团队从一开始就锚定电动化,并且选择了锂电方向。“当时,业内和市场对锂电产品却存在很多质疑,我们也是顶着压力去探索”。2019年4月18日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在行业内率先推出锂电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产品开发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任会礼表示。后几年里超100款产品广销海内外市场。

  之后,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不断突破纯电动、混动、增程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在全球率先打造出型谱最广、配置最全的电动产品家族。新能源产品覆盖剪叉式、曲臂式、直臂式全系列,并实现大批量生产,得到了市场高度认可,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也成为推动高机行业新能源产品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重要推手。2023年,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的新能源产品销售占比超过90%,在产品型号数量、性能参数、销售规模等方面均已超越欧美品牌。

  高空作业机械的研发及制造过程技术高,核心技术及技术人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说研发锂电产品是先人一步,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自主研制的多款“全球最高”“全球首发”产品背后,依托的仍然是中联人“技术为根”的初心和创新不止的理念。

  研发60米以上作业高度的产品,如何令操作平台在高空施工平稳不晃动且安全高效作业,这曾困扰着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制造企业。2020年10月,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了40-60米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国产品牌替代,60米以上设备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打破了海外龙头企业在全球超高米段高空作业平台市场中的长期垄断,刷新了世界纪录。

  与此同时,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的产品在臂架安全高效控制、高精准电液匹配、长臂架平稳伸缩控制、高精自动调平等设计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超高米段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2023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中国高空作业平台设备的行业技术引领。

  截至2024年3月31日,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已拥有专利231项,其中发明专利69项、实用新型专利103项、外观设计59项;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项。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数年如一日地探索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融合,实现产品智能化、超高米段关键技术、锂电电驱相关技术的全球领先,实现从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到全球服务的数智化,成为传统机械产业以创新驱动发展的代表企业之一。

  从2018年发布第一台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2019年发布业内第一台锂电剪叉,到直臂式、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再到伸缩臂叉装车、智能高空作业机器人,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的高空作业机械产品型谱不断扩充,覆盖作业高度从4米到全球最高的72米。其中,72米级自行式直臂高空作业平台ZT72J-V、增程式电动直臂高空作业平台ZT51JEH-V、高层幕墙安装机器人、智能高空清洗作业车等产品,推动了全球高空作业机械产品向超高米段、智能化方向进发。

  短短几年间,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瞄准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为高空作业机械加装了人工智能的“大脑”,这不仅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推动了高空作业机械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如今,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产品可以通过远程管理平台、手机App、设备自身控制系统等多种方式,实现智能故障诊断和报警,可提供准确的超载、倾斜等安全预警和危险动作限制,可实现防挤压和防碰撞等安全控制,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机械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可谓是“能感知、有大脑、会思考”,实现了“自诊断、自调整、自适应”。

  更可贵的是,随着全新智慧工厂的建设推进,产品逐步做到了“一机一档”,产品档案逐步覆盖了全生命周期,关键零部件上都有可追溯可查询的编码。这些数智赋能的成果,是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守护产品“设计、生产、使用、维护、回收”全生命周期的“看不见的手”。

  产品为本,来自市场的数据和用户的反馈直观而有力。数据显示,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的产品在国内畅销的同时,出口到了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中国品牌高端高空作业装备在欧美市场的突破,58米进军欧洲,68米出口北美,成为当地最高米段的臂车。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带动中国高机关键零部件产业链走向全球。欧美、加拿大、新加坡等高端头部租赁公司对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在绿色化、智能化和安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表现赞不绝口,行业大客户与高机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大客户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购买数量连年翻倍增长。

  对于高空作业机械产品而言,产品研制只是全生命周期的一环,售后服务也十分重要。依托于数字化保障体系、数字化赋能方式、数字化物联平台,通过信息化服务平台、数字化服务场景相结合和智慧服务工具组件的应用,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服务全场景可视化、配件供应智能化、故障预测精准化、服务反馈电子化。

  在任会礼看来,装备制造行业借助互联物联,实现实时、在线、主动服务,一定程度上也重构了商业模式。2018年11月,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成为业内首个推出集设备远程监控与租赁运营管理于一体智租平台的企业,引领了行业智能物联技术的发展。例如,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依托物联网和大数据,面向高机租赁行业打造的“高机智租”APP,集工业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于一体,为客户提供设备异常、开工情况、操作异常、工况分析等数据,降低了租赁商的运营管理成本,提升制造商的服务效能和精准化。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运用大数据对工况、配件、维修、保养等服务流程环节进行数字化升级,将被动的故障报修、配件供应变为智能预测故障与配件需求,推动服务从“被动”到“主动”,从“人工”到“智能”。例如,中联重科智能高机通过“智慧头盔”的摄像记录功能与5G高速传输网络相结合,让技术服务专家实现不用亲临现场就能提供“一对一”的远程诊断和技术指导,让售后服务更简单更快捷。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在生产力发展中取得领先地位,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占据发展先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继承了中联重科的科技基因和创新精神。”任会礼曾在新产品发布会上说,“在追求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肩负着让高空作业更安全、更简单、更绿色的企业使命。”

  一份公开的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在房屋市政工程安全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占比超过50%。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人工成本不断增长,施工安全关注度持续提升,我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在高空施工场景中,安全性更高的高空作业平台设备渗透率持续提升,产品销量逐年增长,2023年我国高空作业平台销量已超过20万台。

  在任会礼看来,两米以上皆是高空作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需要高空作业装备的“守护”。跳出传统的剪叉、直臂、曲臂三大类产品型谱,进入更广义的高空作业领域,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致力从客户定制化需求角度,去拓展开发场景化与智能化相融合的产品。

  事实上,在面向特殊应用场景及高端客户需求上,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硕果累累:全新上市的迷你系列、履带系列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高空安装机器人、高空清洗机器人等,不仅进一步壮大了剪叉系列产品家族,也为租赁商打造了更多满足特殊应用场景的高收益产品。比如,全球首款室内高层幕墙安装机器人SR-V800,将吊装、吸附、转运和安装功能集于一身,紧凑轻量设计可搭乘电梯进入层间作业,相较传统作业方式更安全、更高效,成为室内高层幕墙安装工法的一次变革。再如,全球首款智能高空清洗作业车,将载人工作平台与清洗机具、废水回收装置融合在一起,实现智能贴合、垂直升降作业,将传统的“需要复杂判断、重体力、危险”的载人登高作业,转变为简单、安全的“人机协同”作业。

  在焊接车间,闻不到焊接烟尘,看不见火花四溅,只见几十台焊接机器人每“人”一个工作台,与数十台AGV设备协同作业,仅有的几名工人要做的是人机交互、检验检查。任会礼笑着说,我们的工作人员,作为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劳动者,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以前是焊工,现在是设定程序、操作电脑的现场机器人操作员,其劳动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穿着厚重的工服装备手持焊接面罩,一个点一个点去焊,而是操作电脑设定程序,由工业机器人来完成焊接作业。

  在涂装车间,定制化涂装换色可在1小时之内完成,数字化调试可实现1人同时高效率调试6台设备,通过智能工装、智能设备快速切换,柔性化生产,可高效高质量满足端到端定制化需求。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园区采用了屋面光伏、涂装VOC零排放,也在每一个焊接机器人头顶安装了排尘除烟系统,真正实现了生产制造过程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

  站在营收超过50亿、新质生产力要素持续积累的新起点上,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对于不断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有着十足的信心:“中联重科智能高空作业机械园区的生产将越来越智能、绿色,高空作业会越来越简单、安全。” “海外工厂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领先产品,海外市场的占比会持续增长。”“国内外市场都将迎来新机遇,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不会错过,将继续秉持科技创新精神,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近年来,高空作业机械市场持续增长,2023年高空作业平台的国内市场销量已超过20万台,保有量超过70万台。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推进包括多个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这一政策的落实将为机械装备新一轮更新周期“加油提速”,给包括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在内的高空作业机械制造商们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放眼国际市场,来自机构的预测称,2027年全球高空作业设备市场的销售规模预计增至165亿美元以上,其中欧美市场的设备保有量大,更新需求和新增需求都有望出现快速增长,而新兴市场区域的设备保有量也将有超过10%的年复合增长速度。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是一家有准备的企业。高度柔性化智能产线、黑灯无人作业区、自动物流AGV设备、工业机器人,每7.5分钟下线分钟下线一台臂式产品中联智慧产业城智能高空作业机械园区承载着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打造百亿产业的目标,以及建成全球最先进高机“智慧工厂”的愿景。依托60余项产线G、物联网、信息化技术在制造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引领着高空作业机械产业从“制造”到“智造”的发展方向。

  基于对市场的良好预期,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在产能上的布局早已定下。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智能制造项目完成后,将实现年产16500台臂式、65000台剪叉式高空作业机械。

  基于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是一家乐观积极的企业,愿意奔跑在前列。传统的高空作业场景是作业平台把人送到指定高度,很多工作需要由人来完成。在任会礼看来,现阶段高空作业平台并未发挥出全部“功力”,还蕴藏着巨大的开发空间;高空作业机械与场景化应用的深度融合,将衍生出更多“新物种”。

  未来,高空作业平台的功能将越来越多地向作业端延伸,通过平台化、场景化的工作装置,逐步替代更多传统的人工作业。任会礼认为,“高空作业机械的发展一定会脱离平台的概念,将成为解放人工、节约劳动力的智能机器。”而这,既是高空作业施工的安全需求,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势所趋,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理念。

  融合人工智能、物联互联等新技术的高空作业机械机器人化,将是高空作业机械的下一片“星辰大海”,在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融合推动下,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是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继续奔赴的方向。(胡柳)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一个全新的安全即将到来。5月18日,2024西湖论剑数字安全大会AI引领数字安全新浪潮专题会议将集结业界

  导语近日,由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山西建龙)与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思安新能源)合作开发的5MW熔盐储能项目成功实现并汽发

  为弘扬五四精神,增强团员青年的凝聚力,提升团队执行力与思考力,培养青年团员不畏艰难、团结奋斗的精神,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铁电气

  一代革新中国画的大师李可染先生有一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应是指学习和借鉴前人成功的经

  版权所有 本网本网商业快讯取消技术为根,产品为本——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跑在前列”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调整周期内,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何以实现营收和利润的连年倍增,用不到6年的时间,成为了我国高空作业机械行业的头部企业。4月伊始,记者带着问题走进位于长沙的中联智慧产业城智能高空作业机械园区,对话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总经理任会礼。

  在工业机器人与AGV设备协同作业的车间里,在一字排开的高空作业机械产品前,在一年一个台阶的专利量、营业额、利润率数据中,记者看到了一家制造企业奔跑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前列的模样,感受了在创新主导下传统机械行业生产力三要素的优化组合,也触摸到了中联人“技术为根,产品为本”的不变初心。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在中联重科,科研人员研发产品十分关注技术应用与产品的实际价值。而在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这棵“苹果树”上结出的累累硕果是看得见的经营质效数据,深植土下的则是看不见的技术创新“发达根系”。

  2017年底,时任中联重科中央研究院院长助理的任会礼带领“一双手数得过来”的研发工程师团队,在长沙望城开启高空作业机械“蓝海”遨游之旅。高空作业平台设备因为涉及人员的高空作业,对安全的要求极高。中联重科深厚的技术底蕴,为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的技术与产品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随着“三电”技术逐步成熟,制造成本不断降低,电动化机械产品吸引力和经济性不断提升,机械装备电动化趋势渐行渐近。在众多机械产品中,高空作业平台的工况最适合做电动化。它不像传统工程机械需要在重载工况下持续运行工作,它是一种间歇式的工作状态。加之全球市场对高空作业设备的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因此高机制造企业必须走电动化产品研发之路。

  凭借着在中联重科中央研究院期间积累起来的技术研发能力,任会礼带领研发团队从一开始就锚定电动化,并且选择了锂电方向。“当时,业内和市场对锂电产品却存在很多质疑,我们也是顶着压力去探索”。2019年4月18日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在行业内率先推出锂电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产品开发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任会礼表示。后几年里超100款产品广销海内外市场。

  之后,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不断突破纯电动、混动、增程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在全球率先打造出型谱最广、配置最全的电动产品家族。新能源产品覆盖剪叉式、曲臂式、直臂式全系列,并实现大批量生产,得到了市场高度认可,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也成为推动高机行业新能源产品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重要推手。2023年,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的新能源产品销售占比超过90%,在产品型号数量、性能参数、销售规模等方面均已超越欧美品牌。

  高空作业机械的研发及制造过程技术高,核心技术及技术人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说研发锂电产品是先人一步,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自主研制的多款“全球最高”“全球首发”产品背后,依托的仍然是中联人“技术为根”的初心和创新不止的理念。

  研发60米以上作业高度的产品,如何令操作平台在高空施工平稳不晃动且安全高效作业,这曾困扰着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制造企业。2020年10月,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了40-60米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国产品牌替代,60米以上设备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打破了海外龙头企业在全球超高米段高空作业平台市场中的长期垄断,刷新了世界纪录。

  与此同时,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的产品在臂架安全高效控制、高精准电液匹配、长臂架平稳伸缩控制、高精自动调平等设计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超高米段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2023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中国高空作业平台设备的行业技术引领。

  截至2024年3月31日,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已拥有专利231项,其中发明专利69项、实用新型专利103项、外观设计59项;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项。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数年如一日地探索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融合,实现产品智能化、超高米段关键技术、锂电电驱相关技术的全球领先,实现从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到全球服务的数智化,成为传统机械产业以创新驱动发展的代表企业之一。

  从2018年发布第一台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2019年发布业内第一台锂电剪叉,到直臂式、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再到伸缩臂叉装车、智能高空作业机器人,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的高空作业机械产品型谱不断扩充,覆盖作业高度从4米到全球最高的72米。其中,72米级自行式直臂高空作业平台ZT72J-V、增程式电动直臂高空作业平台ZT51JEH-V、高层幕墙安装机器人、智能高空清洗作业车等产品,推动了全球高空作业机械产品向超高米段、智能化方向进发。

  短短几年间,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瞄准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为高空作业机械加装了人工智能的“大脑”,这不仅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推动了高空作业机械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如今,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产品可以通过远程管理平台、手机App、设备自身控制系统等多种方式,实现智能故障诊断和报警,可提供准确的超载、倾斜等安全预警和危险动作限制,可实现防挤压和防碰撞等安全控制,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机械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可谓是“能感知、有大脑、会思考”,实现了“自诊断、自调整、自适应”。

  更可贵的是,随着全新智慧工厂的建设推进,产品逐步做到了“一机一档”,产品档案逐步覆盖了全生命周期,关键零部件上都有可追溯可查询的编码。这些数智赋能的成果,是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守护产品“设计、生产、使用、维护、回收”全生命周期的“看不见的手”。

  产品为本,来自市场的数据和用户的反馈直观而有力。数据显示,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的产品在国内畅销的同时,出口到了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中国品牌高端高空作业装备在欧美市场的突破,58米进军欧洲,68米出口北美,成为当地最高米段的臂车。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带动中国高机关键零部件产业链走向全球。欧美、加拿大、新加坡等高端头部租赁公司对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在绿色化、智能化和安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表现赞不绝口,行业大客户与高机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大客户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购买数量连年翻倍增长。

  对于高空作业机械产品而言,产品研制只是全生命周期的一环,售后服务也十分重要。依托于数字化保障体系、数字化赋能方式、数字化物联平台,通过信息化服务平台、数字化服务场景相结合和智慧服务工具组件的应用,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服务全场景可视化、配件供应智能化、故障预测精准化、服务反馈电子化。

  在任会礼看来,装备制造行业借助互联物联,实现实时、在线、主动服务,一定程度上也重构了商业模式。2018年11月,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成为业内首个推出集设备远程监控与租赁运营管理于一体智租平台的企业,引领了行业智能物联技术的发展。例如,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依托物联网和大数据,面向高机租赁行业打造的“高机智租”APP,集工业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于一体,为客户提供设备异常、开工情况、操作异常、工况分析等数据,降低了租赁商的运营管理成本,提升制造商的服务效能和精准化。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运用大数据对工况、配件、维修、保养等服务流程环节进行数字化升级,将被动的故障报修、配件供应变为智能预测故障与配件需求,推动服务从“被动”到“主动”,从“人工”到“智能”。例如,中联重科智能高机通过“智慧头盔”的摄像记录功能与5G高速传输网络相结合,让技术服务专家实现不用亲临现场就能提供“一对一”的远程诊断和技术指导,让售后服务更简单更快捷。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在生产力发展中取得领先地位,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占据发展先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继承了中联重科的科技基因和创新精神。”任会礼曾在新产品发布会上说,“在追求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肩负着让高空作业更安全、更简单、更绿色的企业使命。”

  一份公开的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在房屋市政工程安全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占比超过50%。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人工成本不断增长,施工安全关注度持续提升,我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在高空施工场景中,安全性更高的高空作业平台设备渗透率持续提升,产品销量逐年增长,2023年我国高空作业平台销量已超过20万台。

  在任会礼看来,两米以上皆是高空作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需要高空作业装备的“守护”。跳出传统的剪叉、直臂、曲臂三大类产品型谱,进入更广义的高空作业领域,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致力从客户定制化需求角度,去拓展开发场景化与智能化相融合的产品。

  事实上,在面向特殊应用场景及高端客户需求上,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硕果累累:全新上市的迷你系列、履带系列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高空安装机器人、高空清洗机器人等,不仅进一步壮大了剪叉系列产品家族,也为租赁商打造了更多满足特殊应用场景的高收益产品。比如,全球首款室内高层幕墙安装机器人SR-V800,将吊装、吸附、转运和安装功能集于一身,紧凑轻量设计可搭乘电梯进入层间作业leyucom乐鱼官网,相较传统作业方式更安全、更高效,成为室内高层幕墙安装工法的一次变革。再如,全球首款智能高空清洗作业车,将载人工作平台与清洗机具、废水回收装置融合在一起,实现智能贴合、垂直升降作业,将传统的“需要复杂判断、重体力、危险”的载人登高作业,转变为简单、安全的“人机协同”作业。

  在焊接车间,闻不到焊接烟尘,看不见火花四溅,只见几十台焊接机器人每“人”一个工作台,与数十台AGV设备协同作业,仅有的几名工人要做的是人机交互、检验检查。任会礼笑着说,我们的工作人员,作为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劳动者,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以前是焊工,现在是设定程序、操作电脑的现场机器人操作员,其劳动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穿着厚重的工服装备手持焊接面罩,一个点一个点去焊,而是操作电脑设定程序,由工业机器人来完成焊接作业。

  在涂装车间,定制化涂装换色可在1小时之内完成,数字化调试可实现1人同时高效率调试6台设备,通过智能工装、智能设备快速切换,柔性化生产,可高效高质量满足端到端定制化需求。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园区采用了屋面光伏、涂装VOC零排放,也在每一个焊接机器人头顶安装了排尘除烟系统,真正实现了生产制造过程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

  站在营收超过50亿、新质生产力要素持续积累的新起点上,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对于不断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有着十足的信心:“中联重科智能高空作业机械园区的生产将越来越智能、绿色,高空作业会越来越简单、安全。” “海外工厂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领先产品,海外市场的占比会持续增长。”“国内外市场都将迎来新机遇,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不会错过,将继续秉持科技创新精神,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近年来,高空作业机械市场持续增长,2023年高空作业平台的国内市场销量已超过20万台,保有量超过70万台。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推进包括多个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这一政策的落实将为机械装备新一轮更新周期“加油提速”,给包括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在内的高空作业机械制造商们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放眼国际市场,来自机构的预测称,2027年全球高空作业设备市场的销售规模预计增至165亿美元以上,其中欧美市场的设备保有量大,更新需求和新增需求都有望出现快速增长,而新兴市场区域的设备保有量也将有超过10%的年复合增长速度。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是一家有准备的企业。高度柔性化智能产线、黑灯无人作业区、自动物流AGV设备、工业机器人,每7.5分钟下线分钟下线一台臂式产品中联智慧产业城智能高空作业机械园区承载着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打造百亿产业的目标,以及建成全球最先进高机“智慧工厂”的愿景。依托60余项产线G、物联网、信息化技术在制造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引领着高空作业机械产业从“制造”到“智造”的发展方向。

  基于对市场的良好预期,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在产能上的布局早已定下。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智能制造项目完成后,将实现年产16500台臂式、65000台剪叉式高空作业机械。

  基于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是一家乐观积极的企业,愿意奔跑在前列。传统的高空作业场景是作业平台把人送到指定高度,很多工作需要由人来完成。在任会礼看来,现阶段高空作业平台并未发挥出全部“功力”,还蕴藏着巨大的开发空间;高空作业机械与场景化应用的深度融合,将衍生出更多“新物种”。

  未来,高空作业平台的功能将越来越多地向作业端延伸,通过平台化、场景化的工作装置,逐步替代更多传统的人工作业。任会礼认为,“高空作业机械的发展一定会脱离平台的概念,将成为解放人工、节约劳动力的智能机器。”而这,既是高空作业施工的安全需求,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势所趋,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理念。

  融合人工智能、物联互联等新技术的高空作业机械机器人化,将是高空作业机械的下一片“星辰大海”,在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融合推动下,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是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继续奔赴的方向。(胡柳)